現場直擊:青邊貽貝採收、低溫製作

大概除了毛利人外,應該不會有人可以有機會每天吃到一堆青邊貽貝,所以為了有效率取得青邊貽貝的營養,就有些公司把青邊貽貝做成乾式的粉末,來方便後續加工成膠囊或是外用凝膠(索取GAG擦的葡萄糖胺)。這次找到2006年的舊照片(以後有機會到紐西蘭再去現場拍照),是紐西蘭提供「ORIGINAL PERNA EXTRAKT」認證的青邊貽貝原料公司。

(圖片來源 My Swiss Life

PERNA 就是 Mussel 貽貝的意思,就是下圖這一張青邊貽貝,因為現在大部分都是用養殖的,所以就用一條繩子串起這一大串青邊貽貝,從海裡拉起來就是這個樣子。


目前取得的照片,來自紐西蘭北島的青邊貽貝養殖場,是 Biolane 這一個單位嚴密把關,有通過紐西蘭政府水質監控標準跟歐盟要求的品質,若需進一步資訊,可至 Biolane 官網查詢。

先看一下養殖場全景,可以看到位於近海的海面上有一條條的東西,那就是養殖青邊貽貝的地方,紅色點點是用來標示位置。


找到另一張養殖場的白天照片,不確定是不是同一個海灣的,因為這一個似乎是觀光用的。


「ORIGINAL PERNA EXTRAKT」認證的青邊養殖場,通常都只有工作人員才能進出,這是他們的工作船,有機具可以直接把青邊貽貝吊起來,確認整個生長狀況。


大約18個月是最好收成時間,聽說這時間點肉質較好,也是營養最佳的時期,超過之後會長超過20公分,但營養就比較沒這麼充足,圖片是收成時,用機具捆在一起。


上船之後先用麻布袋裝好,直接整袋用機具移動。加工廠就設在岸邊,所以一收成馬上就可以送到,要趁青邊貽貝還活跳跳時,進行低溫抽取的作業。


到加工廠時,還是完整活跳跳的青邊貽貝,馬上進行清洗作業。


做完清洗,趁新鮮就用獨家低溫抽取技術 (sample extract),完整取出菁華,看文獻特別強調低溫,是因為要保存青邊貽貝的營養,不然就會變成蛤湯 @@


因為是整顆抽取,不但是貝肉,連貝殼都是完整抽取,所以取完後會整個碎裂。


然後就將抽取出的青邊貽貝菁華液,放到很像麵包店的大盤子!


然後將這些新鮮的菁華液放進一個很像渦輪機的機具, 進行 active extract(這個找不到正式中文翻譯,反正重點是這個渦輪機...)的過程,完成後會變成白色粉末狀。


下圖中右邊是用渦輪機低溫抽取 (mussel extract) 的白色粉末,技術上比左邊焦焦的粉還困難,營養保存度也比較佳。

整個流程分析如下,下面細節我是看不太懂,不過大致上就是把整顆青邊貽貝做成白色粉末,後續的生技廠大概就是拿這些原料來做產品的。


另外找到這一個認證標誌「ORIGINAL PERNA EXTRAKT」所提供的成分表,很像台灣食品要提供的食品熱量簡表。


不過青邊貽貝最有價值的,還是原型態葡萄糖胺(Glycosaminoglycans 醣胺聚醣)的成分,文獻資料有點多,整個翻譯請見以下連結囉 ~